我們的專業團隊分享刑事和解的四大要點,尤其在車禍調解與理賠談判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刑事和解 #車禍調解 #法律知識
- 刑事和解的最佳時機:一審判決前是關鍵!
- 如何讓肇事方和受害方達成共識,避免以刑逼民。
- 案例分享:不同傷勢下,和解金額如何影響最終結果。
- 法官的角色與判決對策。
💬你對刑事和解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想了解更多,觀看完整影片!#法律 #和解技巧 #社會議題
在這個案例中,肇事者原本認為自己無需賠償,因為初步分析研判表顯示其無肇事責任。然而,由於檢察官的起訴,肇事者面臨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要求。此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談判中利用策略和對局勢的掌控,最終成功以八萬元和解。透過詳細分析對方的需求、預期和行為,並運用調解委員的角色來平衡雙方的利益,最終達成和解。
內容目錄
Key Points
- 案例起因於初判表顯示肇事者無責任,但檢察官仍然起訴。
- 肇事者錯失多次調解良機,未及時進行車禍鑑定。
- 最終在調解中,肇事者以八萬元和解,避免更高的訴訟成本。
- 談判策略包括:掌握局勢、利用調解委員角色、控制信息和時間差。
- 案例強調了談判中掌握人性和情緒的重要性。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深入探討了一個複雜的交通事故案件,雖然初判表顯示我們無肇事責任,但最終仍需賠償對方。我們將分享如何有效地準備談判策略、掌握必要資訊,以及在談判桌上如何掌控局勢。
重要討論點
- 案件背景與初步判斷 (0:00)
- 初判表顯示無肇事責任,但面臨賠償問題。
- 檢察官起訴機車駕駛,指控未注意車前狀況。
- 談判前的準備工作 (3:00)
- 盤點籌碼:了解客戶需求、目標及底線。
- 掌握已知與未知資訊,利用過往經驗進行全盤判斷。
- 潛在因素與人性掌握 (6:00)
- 考量談判中的人際互動及對方的可能反應。
- 制定談判策略與目標 (9:00)
- 如何快速制定策略以達成談判目標。
- 案件細節與法律程序 (12:00)
- 詳述案件中行人的受傷情況及賠償要求。
- 檢察官的起訴與調解過程。
- 談判中的策略應用 (20:00)
- 利用初判表與現金策略設置談判錨點。
- 如何在談判中製造勢力差與壓制對方。
- 談判的成功與反思 (30:00)
- 終於在八萬元內達成和解。
- 反思談判中角色的多元性與策略的重要性。
問題與答案
問題1: 案件中,為什麼我們需要賠錢給對方?
答案: 雖然初判表顯示我們沒有肇事責任,但因為檢察官根據現有的影片起訴我們,認為我們未注意車前狀況,因此需要賠錢給對方。
問題2: 在談判之前,我們會先做哪些準備?
答案: 我們會盤點我們的籌碼,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目標和底線,並掌握所有必要的資訊,包括已知和未知,以便制定談判策略。
問題3: 案件中的行人提出了哪些賠償要求?
答案: 行人要求的賠償包括總體金額35萬5千3百34元,其中醫療費用9千多元、看護費8千7百元、工作薪資損失約13萬元,以及精神賠償20萬元。
问题4: 在案件中,檢察官的起訴理由是什麼?
答案: 檢察官認為我們未注意到車前狀況,因此對我們進行起訴。
問題5: 為什麼我們的客戶錯失了調解的良機?
答案: 客戶在第一次調解時未能及時申請車禍鑑定,並且在法院調解委員促成的5萬元和解協議中,選擇賭不付錢,結果檢察官起訴後,錯過了以較低成本解決的機會。
問題6: 我們在談判中採取了哪些策略來達成和解?
答案: 我們制定了一個策略藍圖,目標是不超過8萬元和解,並利用現有局勢、破題和定錨、悶鍋策略、做球殺球壓制,以及延遲對方滿足來進行談判。
問題7: 為什麼在談判中不提刑事部分和解?
答案: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控制在8萬元以內解決所有問題,包括民事和刑事部分,因此不提刑事部分和解以避免增加成本。
問題8: 小編在調解中的角色是什麼?
答案: 小編作為肇事方的代言人,協助調解委員快速切入案件,創造有利局勢,並在談判中主導方向,確保和解成功。
問題9: 為什麼這次和解金額8萬元是合理的?
答案: 假設車禍鑑定結果顯示我們有三成責任,對方的總賠償要求35萬元乘以0.3約為10萬5,而我們和解金額8萬元則是合理的範圍內。
問題10: 如果沒有成功和解,後續可能會面臨什麼問題?
答案: 如果未成功和解,可能需要面對刑事庭的判決,並支付易科罰金,此外還需進行民事審判,總成本可能超過8萬元,且耗時耗力。
引人深思的引言
- 「在談判桌上,只要你是能夠掌握人性,掌握他人的情緒,你就為王。」
- 「我們的出牌的先後順序是按照我們的節奏來的,事證只需要簡單扼要說明。」
結語
這集節目展示了在複雜的法律與談判環境中,如何透過精心策劃與人性的掌握,達成理想的和解結果。我們的經驗提醒我們,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談判中保持冷靜與策略性思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