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車禍理賠公式誤導了你搜集情報的方向
許多人可能知道車禍案件,最終必須是要「和解」收場
「和解」代表車禍當事人達成共識,
對於肇事責任和賠償都有了彼此認同的最終結局
所以,很多人發生車禍之後還沒復原,就馬上急著問「XX傷勢」大約會是多少「賠償金額」?
事實上想從結果,反推回去!在車禍理賠上是行不通的
你不清楚過程中,夾雜了多少次來來回回的溝通、衡量、捨棄、退讓,才走到最後的結局!
給還在尋找車禍理賠公式的你!
受傷要求賠償者的腦袋裡公式大致上是:
1.「傷勢=賠償金額」
2.「提出合理的賠償金額=對方認同不會爭執」
3.「對方認同=就可以和解=結案」
要賠償的肇事者腦袋裡公式則是:
1.「傷勢=合理賠償範圍」vs.「我有多少可以賠?」
2.「對方認為提出來的都合理、開很高也認為合理」vs「我有多少可以賠?」
3.「肇事責任比例就不認同了、賠償部分都是他自己說的、請他提出證明變成我在刁難?」vs.「我有多少可以賠?」
想要車禍的雙方「無痛和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看懂了以上的公式,你會發現要求賠償者和需要賠償者的差異,立場上、邏輯上的差異!
搜集情報 不是在網路上問各位大大!而是「試探對方」!
標題上寫的「搜集情報」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
變成了很輕易的「資訊氾濫」!
把自己的狀況,拿去討論車禍理賠處理的社團詢問各位大大
獲得了各路的訊息…
你仍會發現你無法系統性的歸納與整理,整合出對你有用的資訊
而我們所說的「搜集情報」你看了之後,就會發現不一樣!
包括了:
1.你與對方的通訊聯繫:從對話稍稍了解掌握對方面對此事的態度
慌張?不理睬?態度冷漠高傲?咄咄逼人?溫和有禮肯負責?推卸諉過?
2.對於對方資源的掌握:你們彼此有無投保第三責任險?強制險是否過期?
對方是自己為自己發聲?還是背後有高人指點?或有其他人強勢主導決策?
3.對於傷勢後續狀況的演變:這一點事實上是最困難的,不管是受傷者本人還是要賠償的人
因為要賠償的無法親身體會對方的痛楚,他腦子裡只圍繞著「我能賠多少?」
甚至有些人不會假裝,直接質疑受傷的人是不是裝的?只為了要他賠更多!
而受傷者本身,有些人沒有「病識感」!當然希望自己會好起來啊~
把自己當成好起來,趕快估算一個金額,對方有保險就趕快賠一賠,大家都快點回去正常生活
奇怪了…怎麼過了半年,還在痛呢?
有不少人,因為調解委員、家人、親友、保險理賠、對方當事人都告訴他,你一定會好的!
自己當然也催眠自己「我會好的」…
卻忽略掉了久而久之的「後遺症」
這個後遺症麻煩就是會跟著一輩子,回到醫院跟醫師討論,都說這不會影響太大、模稜兩可
就這樣模模糊糊的可能就和解了。
一下雨、一換季、一變天,後遺症跑出來了
身體一旦免疫力下降、狀況不佳時,狀況更嚴重,到底是算好了還是沒有?
這時候,當初的和解金,早就花完了!
這種問題,必須要有「時間」當成緩衝,才能真正被完整考慮在「和解方案」中!
這個情報就是要時間,才能獲得!
然而要能證明,進而轉換成和解條件,就是一件困難的事
因為六個月內就要提起過失傷害告訴,只有六個月夠不夠去觀察?
可能因為無法證明、因為提告要上法院太麻煩、因為覺得應該會好起來
所以大部分,會趨向「和解吧!」
不要再給自己找麻煩了~
4.我想和解 但是對方要爭到底!
這是最意外的狀況囉~
有些人爭執的不是賠償金額的大小!他要爭一個道理!
從肇事責任的法條、診斷證明書的用語、調解委員的說法、對方保險公司擺爛的態度
沒有一樣他不爭的!
他就是要贏,即使賠償他比較好的金額,他可能還不罷休,他要別人伏首稱臣
這也可能發生在肇事者身上,他就是死不認錯
寧可被判刑,也不會在態度上有任何的軟化
那就逼得對方一定要透過法院訴訟,來終止這場戰爭了
所以,以上這四個情報的搜集
請問你是否能夠從網路上的各位大大問得到呢?
每一個都必須是你跟對方短兵交戰、親身上陣,你才會得到的情報
你才會知道,原來你面對的是怎樣的對手?
知道了對手如何?你才能確定你要決定的下一步是什麼?
正確的公式:透過溝通調解搜集有用情報 才能得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當然會舉一個案例說明,讓你了解究竟是如何應用的
去年一個客戶,車禍後髖骨骨折,處理了快兩年,最後是180萬民事調解庭和解了
這中間當然過程也很複雜,都已經開民事庭了
對方有第三責任險,這是對方的資源和籌碼
過了兩個多月,他的表弟也因為車禍受傷了,也是差不多的傷勢髖骨骨折
表弟的工作是油漆工,髖骨骨折就更麻煩,
客戶是銷售人員因此髖骨骨折後續對他的工作影響比較沒有像表弟這麼大
油漆工要腳跨馬椅,移動到各處要刷天花板、畸零角的牆壁
髖骨骨折幾乎就是斷了他的財路!
問題是…我們當天幫他去區公所調解會,才知道對方雖然有第三責任險
但是保額竟然只有20萬!!!
而對方剛好失業、離婚、沒有財產的狀況,疫情之下他也無法順利找工作
等於說他的還款能力很差,就算去銀行貸款也可能不會通過
可是,對方處理這件事情算是很有心了
在車禍後表弟第一筆住院手術費,馬上就先支付一筆9萬元的金額
這時,如果要比照客戶表哥拿到180萬的和解金,事實上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這些情報已經是正確無誤,就要馬上做出最止血、阻止再次投注成本花費的決策
那就是斷尾求生、棄車保帥~
保險公司的保額20萬必須全部都拿到之外
請對方再拿出賠償的誠意來!
最終對方再拿出6萬元,全部35萬不含強制險和解…(強制險已經領了6萬多)
你有沒有發現?
表哥和表弟雖然是差不多的傷勢,可是因為對方的資源、籌碼不同
最終可以解決的結果,卻是大不相同!
這很現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只是遇上了,在完全理解之後,面對只能接受最終最佳化的結果了
你能判斷何時退讓?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嗎?
這個標題應該很矛盾吧?!
為什麼退讓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呢?
你有聽過「以退為進」嗎?
在能夠執行這個戰術之前,你必須要掌握哪些元素呢?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你是不是了解你的對手、對手的資源籌碼有什麼?
你的試探方式是激怒對方?還是跟對方開始搭建共識的橋樑?
你的表達只是在乎自己的情緒、利益?表達自我?還是也把對方的狀況一同考量?
在你能夠同時掌握你和對方的狀況時
你才能夠執行這個戰術「以退為進」!
小編分享一個自己高中同學的車禍案件
在他發生車禍時,小編還沒有從事車禍賠償相關的工作
高中同學透過臉書知道小編已經開始接觸
想來問一些問題,但是小編當時還不是很懂要如何處理
而且他已經到民事庭,跟對方上法庭了
後來過了一年多,最近小編才又得知他的案件還沒結束
問了一下才知道,對方後來上訴,結果在二審之前調解庭
就以一個7萬2千多的金額,談成和解了…
一看和解條件,哇!!!實在是不行!因為要分期,每個月3000元
我問他,他每次都有準時匯款嗎?他說沒有!每次都要催!他真的很火大
這一期對方已經三次日期都爽約,最後電話也不接了…
所以他才又來找我討論,後面能怎麼辦?
我又問:現在剩多少還沒還?他說還剩1萬2千多…
也就是大約還有四期要糾纏下去…
我同學為了這件車禍,椎間盤突出的不舒服一直都存在
但是他提出的民事損害賠償,判下來也拿不到他想要的金額
對方就是沒有財產、沒有保險,這就是現實啊!
後來我告訴他,拿著這張法庭和解書去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吧!
不過!
我告訴他,事實上我給他的建議也許他可以先試看看
就是請他用簡訊表達:
「現在疫情 大家都不好過! 我想你跟我一樣也很想解脫!只剩下1萬2千多
我實在不想每個月這樣催促,我願意零頭2千多不要,給你兩個月期限,你一次匯一萬元給我
我們的事情就到這邊結束!否則的話,我可能只能去法院聲請強制執行了~」
結果,同學聽了,卻把事情次序顛倒了
他先去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可能因為對方看了簡訊沒有在他想要的時間內回應
他才離開法院不到十分鐘,對方就已經匯進1萬了!
同學必須再去法院撤銷,就很麻煩~
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是最終目的達成了!
我們所說的「以退為進」、「斷尾求生」、「棄車保帥」
都是你要衡量,你目前的狀況,有哪些是你可以捨棄退讓的,來換取你可以獲得的最佳利益
而不是錙銖必較地去爭每一分、每一毫
事實上,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健康才是你最應該珍惜的
當你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你才能真正去執行喔!
而你如何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是在於你蒐集完整你和對方的情報
通盤考量之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