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車禍理賠時你的賠償金額不合理
很多人遇到車禍之後的處理,就像開始「走迷宮」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裡去!
急忙地以為找到出口,反而迷路了或產生更多花費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如何有效的找到方向~
在第一篇,請你用「上帝視角」、「空拍機視角」先確認自己車禍處理目前到哪一個環節
同時提醒你重要的三步驟:
1. 記得要先去收集好資料
2. 才能進一步判斷、釐清肇事責任
3. 再來才是處理跟賠償有關的問題
然而,處理跟賠償有關的問題,最好的場所就是「調解委員會」!
車禍調解要做什麼?
我們用「迷宮」比喻車禍理賠後續的處理
很多人以為只要提出「合理賠償金額」就可以獲得理賠、車禍就可以和解!
沒錯!這是一個大方向,但是其中有很多必要的條件需要齊備
常常只要一個要件不完整,整個處理的方向就會開始繞圈子
那個圈子就是你認為的「合理」對方不認為~
同一個資料,你們會「各自表述」
就很像你早早看到迷宮裡的「出口指示牌」
但沒有告訴你距離多少公里?中間會經過哪些障礙?有沒有高山、湖泊、峽谷?
看到出口卻有重重枷鎖的大門?而你未必有正確的鑰匙?!
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不夠齊備可能導致的問題
而「車禍調解」是整個迷宮的其中一個「出口」,而且從車禍開始到結案,會出現很多次!
有時你可能會錯過其實離你目標很近的那個出口…
有些人才到第一個出口,就認為可以解脫,一跑出去發現離目標太遠又回到迷宮裡
或不是真的出口,走出去是到外層的迷宮罷了~
也許的確是一個出口,卻有道你打不開的門擋著!
總是個值得一試的探索與嘗試,會讓自己更清楚後續可能面對的狀況!
或許你收集到5把鑰匙,究竟哪一把才是真正可以打開門的鑰匙?
你總要試試看才會知道!
要走到真正的和解、結案,是會有許多種不同的組合狀況發生喔
絕大部分會遇到真正的問題,是出現在第一次調解會之後。
如果順利就和解了!
如果不順利,當然就是流程圖中大致列出的兩大原因:「肇事責任」、「賠償金額」
至少調解過後,你才會知道究竟出口離目標多遠?真正有爭議的問題發生在哪個環節?
出口有什麼阻礙?你欠什麼工具、資源?
調解會就是讓有糾紛的車禍當事人在還沒有正式提起訴訟前的溝通、談判、妥協的機制
車禍的調解最主要重點就是兩個「肇事責任釐清」、「協調車禍當事人的理賠金額」
1. 透過調解,知道爭議的點在哪裡?才能在下一次重啟溝通談判前做好準備!
2. 對方與你的認知差距,還能有哪些方式解決?讓彼此差距拉近,是調解委員會提出的建議
3. 盡量保持理性與開放的態度去處理,比較容易發現和解的契機
調解不成怎麼辦?
換成另一個情境,你正要從台北捷運往地下街尋找出口
如果你不熟悉哪個出口離你的目的地最近,通常你會先找地圖來看,對吧?
然後選擇離你的目的地最近的出口,抵達出口出來之後要轉搭公車
發現要過一條大馬路,還要等一個很久的紅綠燈
看樣子另一個出口,應該更為理想!
這時你要怎麼辦?
自然而然地,你會再次進入那個出口,往另一個出口前進
同理,調解不成怎麼辦?
再嘗試第二次!
看看來到第二次,資料是不是比較齊全?雙方對於爭議的認知是不是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這是比較理性的做法
有些人遇到第一次不順利,可能就會採取比較激進的手段
尤其是受傷的一方,因為擔心對方不賠償、不負責任
可能就會往「提起過失傷害告訴」這一步出發
這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數人會認為既然調解都談不來了
那就提告來製造壓力,迫使對方接受他們所提出的條件!
然而,我們有時會覺得:「出這張牌…有可能稍微早了點…」
調解不成 下一步就要提告了嗎?
調解就是透過談判、溝通,創造出彼此可以協調的空間。
第一次調解不成、第二次也可能調解不成,但是幾次溝通下來
好的發展就是雙方對於某些爭議與認知,逐漸開始有共識
不好的發展,就是任由情緒凌駕於理性與專業,最後走向訴訟
多半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成本,才能把這件事情解決。
舉例:
初判表寫得不明確,受傷的人如果肇事責任比較大,整體算下來
賠償金額跟對方的損失抵銷之後,拿不到他理想中的金額,因此憤而提告!
這是常有的狀況,因為仍然有許多人會認為受傷的人比較大
受的傷如果不算嚴重,要不到理想的賠償金額,就會想要灌水在精神賠償
然而,對於「精神賠償」又無法拿捏與判斷,提出多少是合理的範圍?
一旦遭受到拒絕,這個計謀就付諸流水、失敗了…
也會牽動到受傷者的情緒,進而就往下一步「提告」出發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認為「無效的溝通談判」!
這一張牌一打出去,就等於宣告「沒步了!」
調解不成是常有的事,
重要的是:經歷過調解,至少會知道自己第一次判斷失誤的原因在哪裡!
下一次能不能調整策略?有沒有備案計畫?
第一次調解,可能因為資料不完整、雙方沒有充分溝通、認知差距過大,
通常調解會不成立,這是很正常的。
可以安排第二次、第三次。
確認調解不成的原因是什麼?
1. 肇事責任:初判表無法判斷、肇事責任沒有過失比例無法釐清、不認同初判表的結果
只要在時間範圍允許,儘早去申請「車禍鑑定」,鑑定結果會有肇事主、次因的說明
2. 車禍賠償金額有差距:掌握一個原則「所有具備的單據證明是符合相對賠償金額的基礎。」
要弄清楚保險公司的審核標準與遊戲規則(但沒有規定你一定要照著規則玩!)
調解之前,你應該要準備的基本資料有哪些呢?請看這篇文章「車禍處理必備基本資料」
提告之後 會怎樣?
的確!很多人以為調解不成,就剩下「提告」這一招~
聽人家說這是「以刑逼民」
這樣對方應該會就範了吧?!
然而,你要先弄清楚,如果對方也受傷、你也有部分肇事責任
那麼對方也同樣可以告你喔!
也有一種情況,就是肇事責任都在自己身上,對方沒有肇事責任
可是自己傷勢嚴重,認為透過提告來逼迫對方面對訴訟
就會促使對方有賠償的意願,這其實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但是,我們的確有看過某些特殊案例
那畢竟是少之又少的狀況,非常特殊!
而且我們要提醒你:
提告之後,首先面對偵查庭的檢察官
大多會問你們不和解的原因
原因不外乎:
1. 肇事責任認定有爭議-如果沒有申請車禍鑑定 檢察官多半會詢問你們雙方是否要申請車禍鑑定?
等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再看看要不要調解?
2. 賠償金額有差距-如果肇事責任已經確定,只是賠償金額沒談攏,
檢察官也會確認你們彼此調解過幾次?是不是有良性溝通?有沒有再協調的空間?
如果有就會轉到調解會去!
有的檢察官可能案子多,如果其中一方很堅持,不願意調解、表達沒有任何協調空間
他就可能直接按照所有的證據進行起訴、不起訴的作業了。
然而,當這些流程走到底時
你應該要想想,是不是有得到你最終想要的?
真的能逼迫對方按照你的要求來達成和解?
還是更加讓雙方撕破臉,把最後可以商談、協調的機會也都毀掉了?
然後,即使提告也判刑了
被判刑的人也許可以易科罰金,那個罰金是繳給國家
也不是拿來賠償喔~
接下來如果要開民事庭提出損害賠償
開庭前,法院又會安排「強制調解」
無論如何你都可能會遇到好幾次的「調解」
就是要你跟對方好好溝通、好好談判
一直都有人指引著「出口」
也並不完全是迷宮真的一路迷路到底!
差異只在於如何讓出口的障礙可以減低而已